夏金華:“吃好住好”的生態理想
作者:來源: 點擊數: 784發布時間:2014年2月14日
現代化的腳步日益臨近,都市里的人們反倒更有返璞歸真的田園情結。曾經,多少人想要沖破城市的大門,希冀著過上“城里人”的生活。如今,做一個“農夫”,擁有幾畝良田,吃著新鮮采摘的綠色果蔬,倒成了都市人眼里的“時尚”生活。
在專注于土壤和植物品質改良、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的夏金華看來,這個“農夫”夢,好似霧里看花,看上去很美,卻與真正的“生態”還有著見不到、摸不著的距離。
“土壤醫生”的生態理想
你以為自家種出來的瓜果蔬菜,因為不打農藥就能憑空安上“生態”兩個字了么?要知道,那片土未必是“凈土”。夏金華的一瓢涼水,只怕要生生地澆滅不少人的“生態田園夢”。
“幾十年的農業大發展,解決了全國13億人口的溫飽問題。但也帶來了農田的高強度使用,歷史積累的化肥、農藥過量嚴重,投入的養分比例失調等問題,土壤氮磷的大量積累,破壞了土壤健康生態,導致土壤越‘肥’越要施肥的惡性循環。”夏金華說,很多種植基地的溝渠水都浸成了深綠色,土壤退化和病態嚴重,結構成分受到了破壞。
同時,過度開發、只重產量的做法,使得種出來的農產品越來越沒有營養。舉個簡單的例子,某地種植的水蜜桃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是二十年前同比的十二分之一,也就是說,現在要吃12個水蜜桃才能抵原來一個的營養。所以,老百姓經常感覺現在的吃的農產品只有其形沒有其味了。
此外,隨著工業化的擴大和人為活動的增多后,部分有害毒素也會侵入土壤,尤其是一些對人體有危害的重金屬極易在土壤中累積,造成二次污染,而最終,這些重金屬很有可能通過農作物進入人體內。
萬物土中生,種植過程中的農藥殘留等問題,還屬于大家容易理解和相對容易控制的“看得見”的生產環節問題,土壤的安全性、平衡性和營養性,以及空氣、灌溉水、肥料、生產工藝、品種等的整體品質控制才是生態農業的深層次問題。
“太湖流域自古是高品質好米的產地之一,我的夢想就是依靠科技創新和技術成果運用,在蘇州這樣經濟發達的地區,通過土壤和植物品質的提升,‘智造’出安全而肥沃的優質土壤,生產全國最高品質級別的生態大米!”
太湖畔的“生態慧盛米”
夏金華的生態理想,絕非空中樓閣。
今年,他的“慧盛米-太湖畔產”高品質大米已經橫空出世,各項安全性和營養性檢測指標非常優秀,不但營養品質高,而且無重金屬、農殘等有害成分,尤其受孕產婦、兒童、高端人士等特殊人群的喜愛。
“吃飽是生存問題,吃好是發展問題。生態文明的樸素表達方式就是,人們期待生活水平的質的飛躍,絕不僅僅體現在經濟數據上,而是整個生活環境的改善。食品的安全和健康,是其中一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指標。而我們做的就是‘企業家的管理與科學家的技術完美結合’,做出一個高品質農產品的生態環境與生產的標準體系。同時,我們還針對耕地退化、重金屬超標、農殘超標、土地荒漠化等典型耕地問題開發系列的技術解決方案。”
區別于“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概念和體系,夏金華將這種“全過程控制”體系下種植出來的食品稱為“生態食品”,他相信,這應該是一個更安全、更全面、更健康的食品概念和標準體系,也是科技農業的未來。
2012年金秋時節,夏金華的第一批生態慧盛米迎來了收獲的季節,上市僅一個月就一米難求了。“不久的將來,還會有生態茶,生態菜、生態水果、生態中藥材等各種生態農作物與經濟作物。我們要將技術在全國范圍推廣和進行技術服務,為全國的農產品轉向高品質的階段做提前熱身,讓‘生態食品’能夠進入千家萬戶。”
經濟與生態的辯證法
“吃”和“住”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也是一個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根本問題,成功種植出安全營養的高品質農作物,是解決“吃好”的問題,夏金華實現生態理想來解決的另一個問題是“住好”的問題:“居者有其屋,屋下有凈土”。
年初以來,夏金華帶著中科慧盛多名“土壤主治醫師”奔波于國內的幾塊工業污染場地,給污染了數十年的土壤”開藥方”,在江蘇和周邊地區,這樣的土壤修復工作還有很多。
夏金華不無感慨地說,以前污染場地主要是一些金屬礦等自然因素導致,而現在城市土地緊張,一座座城市污染工廠關停并搬遷,留下來的一塊塊棕地(污染場地)嚴重制約了城市發展空間,也影響了人們的“住”的質量。土壤修復,是改善生態的有效方式,但國內的環境管理欠債太多,一塊土地的“重生”又耗時耗力,且投資巨大,“療傷”過程異常艱難。
但最難的恐怕還是標準的缺失。夏金華告訴記者,關于污染風險評估,美國要求若百萬人中有一人可能致癌,場地必須修復;荷蘭則要求,若10萬人中有一人可能致癌就得修復。而國內的土壤修復國家標準還未出臺,省內土壤修復只能參照國外及部分省市的地方標準,為土壤修復和驗收評估等帶來更大的難度。
即便如此,夏金華仍然相信,思想和行動可以超前,并引導標準的制訂。對于一座城市而言,實現經濟與生態兩條腿走路,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路徑,也是通往現代化發展彼岸的最短路徑。他認為,經濟的發展和人為活動的頻繁,必然對生態提出挑戰,不是每個地區都能像部分自然保護區那樣“經濟發展為了生態環境而止步”,所以怎么樣讓經濟和生態共同發展才是迫切需要我們思考和探索的,而答案就是“科技創新”。
“經濟發展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每個人實實在在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每個人都能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我們的生態理想才算實現。”而夏金華已經為實現這個 “生態理想”做好了準備并付諸于行動。
(記者 倪小偉,原載《現代蘇州》1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