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至名歸:雷允上膏方制作技藝入選省級非遺名錄
作者:來源: 點擊數: 749發布時間:2016年10月28日
近日,中華老字號雷允上又獲得一項殊榮——雷允上膏方制作技藝被列入第四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膏方是中醫藥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膏方者,蓋煎熬藥汁成脂液,而所以營養五臟六腑之枯燥虛弱者也,故俗稱膏滋藥。”
據史料記載,早在清朝時期,雷允上誦芬堂就以經營滋補膏滋藥而鶴立于市。現如今,有著三百年傳承的雷允上膏方以其補虛扶弱、防治疾病、滋補強身、抗衰延年的顯著功效,深受慢性病人、亞健康者、老年人群、少兒群體、都市白領等人群的青睞。
雷允上膏方包括兩類,一是選用古代經典處方、陳方,適當加以調整充實,如阿膠芝麻膏、十全大補膏等,這類膏方適用人群廣泛,符合大眾對養生的需求。二是名醫專診擬方,辨證施治,一人一方、一方一鍋,這類膏方具有補虛和治病的兩大特點。組方時重視脈案書寫,注重體質差異;調暢氣血陰陽,以平為期;斡旋脾胃升降,以喜為補;著意通補相兼,固本清源。
民間流傳著“膏方補不補在醫生,靈不靈在制作”的俗語。
雷允上國藥連鎖旗下誦芬堂、沐泰山、王鴻翥、天益生等百年老店都聘有名老中醫坐診,他們師從金昭文、黃一峰、吳懷棠、奚鳳霖等近代吳門名醫,深得師門真傳,醫術精湛。良好的口碑引得江浙滬地區的許多患者慕名而來。
雷允上膏方制作遵循傳統工藝,由一批經驗豐富的膏方制作工藝傳承人親司爐臺,經浸泡、煎煮、沉淀、過濾、濃縮、收膏、涼膏、質檢等多道流程,慢熬而成。這些膏方工藝傳承人對藥性全面了解,火候拿捏得當,手法技巧嫻熟。收膏時 “滴水成珠” 的本領,更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結晶。
雷允上膏滋組方一般包括補益藥、健脾助運藥、祛邪扶正藥、矯味藥和賦形藥四個部分。雷允上始終遵行“精選道地藥材允執其信,虔修丸散膏丹上品為宗”的古訓,所用藥材擇季采集,應陳則陳,應鮮則鮮,應制則制,老藥工發揮傳統眼看、手摸、鼻聞、口嘗進行藥材形狀、大小、顏色、質地、斷面、氣味、水試、火試鑒別,確保雷允上所用藥材道地、療效確切。
雷允上膏方重在名醫診斷、妙在科學炮制、貴在道地藥材,所制膏方可以達到“其黑如漆、其亮如鏡、入口即化”的至善境界,為蘇州及周邊區域民眾所稱道。
2013年6月8日,蘇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了蘇州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華老字號雷允上膏方制作技藝入選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2014年6月,金竹良作為雷允上膏方制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入選第四批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錄。
2016年1月14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中醫膏方制作技藝——雷允上膏方制作技藝成功入選。
2016年3月18日,江蘇省文化廳公布了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確定蘇州雷允上國藥連鎖總店有限公司為雷允上膏方制作技藝的保護單位。
雷允上膏方制作技藝成功列入第四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勢必對膏方制作的傳承和膏方領域的健康發展起到深遠作用。雷允上作為中華老字號醫藥企業,將借助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平臺,積極承擔膏方制作技藝的保護、傳承、傳播、發展工作。以中醫膏方制作技藝傳承和保護為契機,進行中醫膏方標準化體系創建,實現膏方可持續發展,弘揚雷允上膏方制作技藝,充分發揮其歷史文化價值、臨床應用價值、傳統工藝價值、社會價值。
(蘇州雷允上國藥連鎖總店有限公司來稿)